目前,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模式,正在逐步從早期的政府扶持、產業園建設投資等投資驅動方式,轉向市場需求驅動的產業發展模式,預計到2020年中國通用航空產業規模將超過1100億元。
不久前在上海松江舉行的“2018智造中國峰會暨G60科創走廊‘上海制造’要素對接大會”上,賽迪顧問智能制造產業研究中心發布了關于“2018年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及投資價值”的最新研究報告。
產業發展環境“水到渠成”
所謂通用航空產業,指的是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農林漁等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這一產業包括通用航空制造業和通用航空運營與服務。其中,前者包括航空新材料和通用航空裝備制造,后者則包括培訓、運營及維修服務等。
研究報告指出,這兩年來,國家層面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同時,國民經濟水平明顯提升,消費升級正在加快,我國通用航空快速發展的各方面條件已經具備。
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要建成500座以上通用航空機場,并將低空空域真高1000米范圍調整到3000米,擴大低空空域開放。
2017年2月,民航局印發《通用航空發展“十三五”規劃》,第一次出臺通用航空五年專項規劃,也是對《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具體落實。去年以來,國家發改委、交通部、民航局等部門發布通用航空類政策文件超過40條,明確了未來通航產業的發展路徑和規劃。
與此同時,我國人均GDP在2016年達到8123美元。而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通用航空市場將從以農林、工業為主逐漸過渡到以公司和個人商務、短途運輸、體驗娛樂等為主;當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時,商務和個人飛行將占到通用航空的60%以上。
而市場需求也正在不斷擴展。受自然條件影響,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急需通航作業提供飛播造林、森林防火等生態環境保護。受居民消費觀念影響,通航將向以飛行娛樂、旅游觀光、私人飛行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而且,西部地區公路、鐵路相對較較少,對速遞等物流服務的短途運輸尤為迫切,通航物流優勢明顯。
北京、天津、廣東、四川、陜西、新疆成為重要發展區域
據統計,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國通用航空企業總數已達345家,在冊通用航空器總量達到2776架。
總體來看,北京、天津、廣東、四川、陜西、新疆等地區,已成為我國通用航空產業重要的發展區域。
其中,北京著力于通用航空高端化發展,是國內通航技術研發、生產制造、運營服務領導者。
天津、陜西、四川、沈陽、江西、湖南重點發展整機研發制造,以及零部件制造與加工。
黑龍江打造直升機、輕型多用途飛機生產基地,配套飛機運營與服務保障行業。
廣東以通用航空維修、運營服務及飛機零部件加工制造領域為重點。
新疆則以通用航空運營與服務業為主要發展產業。
2017年,中國通用航空產業規模達到667.7億元。隨著國家政策的頻頻出臺,各地通用航空相關建設逐步啟動,預計到2020年,中國通用航空產業規模將超過11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其中,通航制造業依舊占最大比重,運營和服務業產業規模持續增加。
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都擁有通用機場?
通航機場建設的高潮,正在有效帶動市場規模增長。據預測,在政策引導下,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500個通用機場,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
同時,“互聯網+”將推動云端制造,加快通用航空制造服務化進程。“互聯網+”與通航制造業的相互融合,使通航制造業的設計環節與用戶需求聯系日趨緊密,借助互聯網資源開放共享平臺,未來通航制造業有望實現基于互聯網的云端制造。
未來,通用航空的發展模式將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通航消費市場的應用,將更加貼合消費者從“應付生活”向“經營生活”、“享受生活”的轉變,新的發展型、服務型消費將推動通航產業市場進入快速增長通道。
從產業投資的風向來看,通航飛機的經營性租賃業務,可有效降低運營商的購機成本,具有靈活性強、風險較低的優勢,將會直接擴大通用航空器的需求量,挖掘出國內通用航空租賃的巨大潛力和市場。
相應地,隨著通航產業的發展,通航飛行器的快速增加,通航飛行員等專業人員的資源短缺等問題備受關注。受到剛性需求的驅動,通航飛行員等專業人員的培養將成為投資新藍海。
圣大通航
河南圣大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QQ:3107565733
電話:400-6111-821
郵箱:shengdahangkong@163.com
地址:河南省永城市經濟開發區南外環路永城機場